全国首个液氢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即将落成
近日,全国首个液氢全产业链——从制备、储存、加注到应用的示范项目有望11月在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区落成。该项目总投资8300万元,包括建设一座液氢工厂并配套液氢重卡。其中,核心的“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8月底已被列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实现了储存等关键技术的全国产化,让氢燃料电池重卡的续航里程跃升至800公里以上,为液氢重卡在全国的规模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标准《燃料电池电动货车换氢技术安全沙盒深度测试要求》拟立项
10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对254项拟立项国家标准进行公示,其中包括《燃料电池电动货车换氢技术安全沙盒深度测试要求》一项氢能相关标准。该标准由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上海杰宁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旨在为氢燃料电池电动货车提供换氢安全规范及有效监管。《要求》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货车换氢技术的安全沙盒测试要求,包括测试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测试评价及应用。文件适用于N1类、N2类、N3类燃料电池电动货车的换氢沙盒测试,同时对叉车等场地机动车辆、使用氢气为能源的备用电源发电用可更换式储氢模块提供参照执行标准。
中科富海启动IPO辅导
10月13日,中科富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中泰证券。据辅导备案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0日,中科富海无控股股东。该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龚领会和高金林,合计控制公司37.03%的表决权。中科富海2016年8月成立于北京,致力于提供氢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氢液化、LNG-BOG提氦、稀有气体(氦氖氪氙)分离纯化等先进低温装备以及新能源应用系统解决方案,高纯电子气体和工业气体工程等服务,是国内集低温系统设计、制造、运行于一体的能源装备,气体工程,绿色气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
全国首口天然氢气科学探井在锡林浩特开钻
10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迎来我国能源探索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时刻——全国首口天然氢气科学探井“金氢科探1井”正式开钻。 “金氢科探1井”由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等多单位联合推进,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投资,设计井深 800 米,未来将承担获取基础地质资料、评价锡林浩特地区天然氢气资源潜力的重要任务。这是我国首次面向天然氢气资源实施的科学钻探,标志着我国在这一被誉为“未来能源颠覆者”的新兴清洁能源领域,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向实践验证的历史性跨越,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中车首列氢能文旅列车下线
10月16日,中国中车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在长春举行。当天,中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正式下线,并宣布一系列轨道交通与清洁能源领域合作项目。“氢春号”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采用氢能动力系统,无需接触网供电,运行时唯一产物为水,真正实现零碳排放。该列车能在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支持1至6辆灵活编组,适用于城市通勤与文旅线路。中国中车集团与吉林省政府签署了《氢能产业链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氢能列车应用场景建设及产业链布局。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暴涨173.9%和94.3%
10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5年9月汽车产销数据,2025年9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4%和12.9%,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双双大涨:产量441辆,同比增长达到173.9%;销售408辆,同比增长94.3%,一举扭转了此前几个月产销持续同比下滑的局面。从前三季度的整体产销情况来看,1-9月燃料电池汽车整体产量2230辆,同比下降46.8%;销售2208辆,同比下降46.6%;虽然同比累计降幅仍然接近50%,但已比1-8月的63.1%和76.3%的产销同比下降数据有明显收窄。
康曹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即将开工
10月14日,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安全论证会已顺利召开。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34.5亿元,项目起自张家口市康保县,终至唐山市曹妃甸区,线路总长度约1037.82公里;管道设计压力为7.2兆帕,管径为813毫米,年氢输量155万吨,是世界上最大口径、最高压力、最大输量、最长距离、最高钢级绿氢输送管道。从生态效益看,项目满输后年减排二氧化碳916万吨,相当于再造10个当代“塞罕坝”,为京津冀“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关键支撑;从经济效益看,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带动管材用钢28万吨,可拉动上游风光制氢、储能设施等领域超1500亿元投资,创造900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年消纳860亿度绿电,相当于新增一条“绿电输送大动脉”;从产业价值看,项目打通绿氢从资源侧到市场侧的“最后一公里”,百万吨年输量可满足20家100万吨级钢厂绿色生产需求,助力河北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低碳转型,更能依托曹妃甸港打造绿氨、绿色甲醇出口基地,提升我国绿色能源产品国际竞争力。
全球最大氢燃料电池发电厂在韩国开工建设
近日,全球最大氢燃料电池发电厂启动建设。这座位于韩国、装机容量达108兆瓦的设施,由韩国本土企业ESD控股公司(ESD Holdings)与江东能源公司(Gangdong Energy)共同开发,总投资额达8.191万亿韩元(约合5.807亿美元)。该项目坐落于庆尚北道庆州市东南部,将采用现场天然气制取的灰氢为电网提供基荷电力,发电站计划安装327台330千瓦级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07.91兆瓦,预计于2028年投运。届时将超越目前保持纪录的韩国仁川79兆瓦"仁川愿景梦想"氢燃料电池发电厂。项目已与私营热力发电企业签订长期可再生能源供应证书(renewable energy supply certificate,简称 REC)合同,确保稳定收益。这座发电站将为庆州、浦项、蔚山等东海岸产业带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随着数据中心等高耗能产业快速增长,该项目将有效缓解电力需求压力。
部分内容来源于行业协会公众号、行业媒体平台。